您在這裡
從科學裡找時間,從時間裡論藝術
- 募課提案
- 課程資訊
從科學裡找時間,從時間裡論藝術
已授課完畢
- 地球科學
- 海洋科學
- 藝術
- 哲學
- 美學
開課動機:
「時間」是宇宙中獨特且不可逆轉的維度,它如同多條貫穿歷史的細線,成為各個領域的交織點。工作坊作為《湧升時刻:沉潛的記憶,在時間離去後湧升》展覽的延伸,希望能延續展覽「探索生命經驗」的理念,透過海洋科學與藝術哲學專業的老師引導,讓學生重新審視「時間」的概念,並與其他參與者展開對話。團隊希望能透過在海洋科學與藝術的專業,結合此二看似無關的領域,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進行跨域思考與對話的可能。
課程目標:
- 促進跨領域學習: 透過結合科學和藝術的角度探討時間,鼓勵參與者從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時間的概念,增進跨領域的知識交流
- 簡介科學實驗理論:學生將了解現代科學家如何透過海水或地層中的成分推算過去地質事件的發生時間,啟迪對科學實驗與理論的興趣。
- 藝術日常化、平民化:藉由工作坊中與講師的交互討論,探索藝術的本質與演變,消弭學生對「不懂藝術」的顧慮,使藝術變得更加親民與易於理解。
- 開啟反思生活的契機:提供參與者反思生命經驗中針對「時間」、「經驗」、「抉擇」等議題的提問。
- 激發批判性思考: 提供讓參與者自由分享觀點的機會,透過小組討論和互動活動,鼓勵批判性思考。
預期成果:
- 透過工作坊介紹科學裡不同的途徑和理論的解釋,學生可以在往後學科思考中展現更彈性、多元的反思能力。
- 許多學生雖身為海島子民,卻不理解海洋的歷史。透過工作坊學生能了解近代學者如何定年宇宙、地球、海洋的年齡,拉近與海洋知識的距離。
- 學生可以應用工作坊中對於藝術本質的探索與定義,在往後走進藝文展覽時練習獨立觀看藝術。
- 學生能夠在觀看藝術的同時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不再覺得自己與藝術無關而走馬看花。
- 透過工作坊中講師的引導,學生能理解不同時代的藝術觀念、比較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學習分析藝術的能力,並有自信地發表對於藝術的看法。
每次上課時數:
兩小時
已邀請到講師: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
林玉詩
副教授
專長:
- 同位素地球化學
- 有機地球化學
介紹:玉詩老師將介紹海洋科學學者如何透過海水中或地殼中的元素進行定年,進而了解地球過去的環境與發展歷史概論式的分享,同時,介紹在宗教與科學領域中,人們如何詮釋「時間」。
國立中山大學藝術館裡與創業研究所
陳宏星
助理教授
專長:
- 西洋藝術史
- 西方美學
- 藝術哲學
- 藝術理論與評論
- 藝術策展
- 藝術投資與市場
介紹:宏星老師將透過分享會的形式與參與者互動,利用對答探討何謂美學、第一件藝術品是什麼等藝術起源與趨勢,以及在不同時代下藝術概念的演變。
課程簡介:
工作坊邀請地球化學與藝術管理專業的老師,分別以科學與藝術的角度探究「時間的起源與計算方式」以及「時間與藝術理論的相互影響」,引領參與者探討不同領域與時代的時間概念。課程先由林玉詩老師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宗教與科學對於宇宙計時的爭論,以及介紹近代科學如何確定宇宙、地球、與海洋的年齡。接著,陳宏星老師再以「時間」概念延伸,以問答的方式帶領學生思考藝術的起源,探索不同時期的藝術概念如何演變。課程最後將以「世界咖啡館」的問答討論方法,鼓勵學生探索科學和藝術中「時間的概念」,反思人生經驗。
※本課程微學分:全程參與認列0.1學分。
講師資訊:
課程大綱:
上課地點及時間:
2024/05/25
14
:
00
~
15
:
00
圖資10樓SW1005教室
時間之計:哲學、宗教與科學家對計時的思想演變
課程學習重點 :時間,一個無法重複的奇異維度,它到底有多長,是否曾有過一個起點,是古今中外不少能人智士試圖回答的問題。本講座將帶領各位回顧古籍中對時間的想望,宗教與科學對計時的話語權爭奪,乃至近代絕對計時方法建立的故事。一段看似逐漸理性的道路,卻又得到一個哲學乃至近乎文藝式的結論。那麼,時間會有終點嗎?
上課地點及時間:
2024/05/25
15
:
00
~
16
:
00
圖資10樓SW1005教室
從「技術」到「當代藝術」:藝術(概念)在時間中的演變
課程學習重點 :何謂「藝術」?歷史上第一件藝術作品誕生於何時?「園藝」可以算是藝術嗎?為何當今一根貼在牆上的香蕉也可以是「藝術」?藝術概念是普世的概念嗎?藝術史上種種有趣、又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將構成本微學分的腦力激盪時刻。我們將以問答互動的工作室形式,把難題拋給所有的與會者,一起尋求藝術本質性的問題解答。
上課地點及時間:
2024/05/25
16
:
00
~
17
:
30
圖資10樓SW1005教室
世界咖啡館
課程學習重點 :此部分將以「世界咖啡館」的方法學進行腦力激盪,結合兩場講座的內容及相關的延伸問題。參與者將圍繞講座中提出的核心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並在不同階段移動到新的桌子,與新的小組成員分享觀點。